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之一) > 知识产权战略 >  文章

开发全民创意: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定位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  时间:2008-01-11  阅读数:

 

 

贺 长 元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

 

 

  :创意指对事物新颖的构思,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开发人类创造力,解决人类社会资源稀缺性与需求无限性矛盾,引领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必须开发全民创意。知识产权制度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将闲置的创造力引入合乎社会需要的渠道。实现开发全民创意的战略目标,要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法,改进科研投资方式。?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目标;  全民创意;  开发

?   中图分类号 D9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4730(2007)06-0011-06

??

党的十七大报告确定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重点,提出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方针。知识产权战略目标,既是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的出发点,又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归宿。对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正确定位,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增强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

创意内涵及其属性?

目前报刊上创意一词源于英文Creative,该词未译为“创新”,用创意一词表达知识经济中人的思维的价值创造。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1998年,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1。根据这个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

英文Creative 一词包含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赋三方面的内容,但中文创意一词不是表示创造力,而是表示创造的成果;不限于一隅,而是涵盖各个领域。现行创意产业指著作权法保护的行业,创意凝聚在作品中,其含义狭窄,我们需要对创意一词重新界定。?

所谓创意,是指对事物新颖的构思。?

创意的对象是事物。《礼记·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物指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地理环境、实物产品、房屋建筑等。事指具有动态性的行为、活动、规章、作品等。世界上万事万物是创意的对象,但是,只有法规未禁止的创意对象,才能获得知识产权法的保护。那些违背社会公德、伤风败俗的创意受到法律禁止,不能获得知识产权。?  创意的条件是新颖。《宋史·舆服志一》曰:“陶谷为礼仪使,创意造为大辇。”这里的创意,指别具一格的构思。创,指最初的、原始的意思。创意,在法律上则指首先提出的构思。那些以后提出的相同的构思,从个人来说,虽具有创意,从整个社会来看,是一种重复劳动,没有交换价值。所以,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创意,是从整个社会而言具有新颖性,即别人未曾提出或公开过的构思。?

创意的本质是构思。王充曰:“孔子得史记以作《春秋》,及其立义创意,褒贬赏诛,不复因史记者,眇思自出于胸中也。”(眇,通“妙”)2王充所说的“妙思”,是对创意内涵的阐释,即新颖的构思。最初的创意不是实物产品,不是规章制度,不是出版物。实物产品、规章制度、出版物等,只是对创意比较选择后实施的结果。创意是对事物及其改进的一种构思,这种构思为实施提供能够选择的资源。?

创意指对事物新颖的构思,专利、作品、商标、思想、知识、观点、建议、法规、制度等等,均是构思的表现形式。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新产品、新活动、新气象,都是创意力量的展现。创意的对象为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法律未禁止的物体、产品、规章制度、行为活动等。创意的本质为构思,是对事物提出一种新的设计。创意的条件是新颖,提出的构思别具一格。创意具有三个属性:?

1. 本源性?

创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尚书·说命上》曰:“恭默思道。”《尚书·君牙》曰:“思其艰以图其易。”《孙子兵法》曰:“上兵伐谋”。《中庸》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人们所做的,虽并不都是出自内心的意愿,但都要经过大脑的构思。人类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习惯所为,另一类则是根据新的环境、思想所创。清朝赵翼《论诗五绝》曰:“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公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我们现在的经验、习惯是由过去的创意醇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类社会发展之源都在于创意。?

创意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动物的特点,在于大脑指挥躯体,行动展现思维。人的行为是其大脑活动的部分外现。人们内在的思维、构思决定了外部行为的方式、特点。创意既是过去经验、阅历、思考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创造的种子,新活动的起点,决定着整个活动的方向、进程与绩效。画未成前,景色蕴含在画家的构思中;房屋未建,图样潜藏于建筑师的脑海。一个企业的兴旺,一个国家的发达,同样取决于其遴选、集成的创意的内在价值。正是人的创造能力与创意集成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创意虽是思维活动的结晶,但其材料源于外部文化环境。曹植《王仲宣诔》曰:“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创意与思维如同花朵与涌泉。泉水持续不断,花朵盛开数天。创意的确立时间并不长,但其思维看不见,摸不着,一般经历多次的激荡,尤其知识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即厚积而薄发。创意的确立往往是对大脑中众多的想法进行比较、选择的结果,确立的创意只是较少的一部分,大多数尚未记载,被淘汰、遗忘。?

2. 共享性

资源的共享取决于资源的特点及其使用方式。动物神经系统以信息为工作对象,通过眼睛摄取、耳朵收听、皮肤感受将外部信息传送到大脑。信息应用与物品使用的方式、结果根本不同:物品供人体消费,苹果吃一个少一个;信息供大脑使用,同一信息你应用,我应用,其价值不仅不减少,反而随应用的人数增多而增加。?

创意只是信息的一种形式。创意共享是信息共享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没有条件的,创意能够共享必须经过认定。创意真实才具有共享的价值,创意不真实,鱼目混珠,假劣伪造,嗤之以鼻,无人共享。创意完成于大脑,具有想象的成分,其认定必须对创意进行审查登记。经过审查登记,确认创意无疑,人们才愿意共享。创意共享可以避免重复投资,节省大量社会资源。?

实现创意共享需要通过采购。创意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创作者具有禁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的权利。创意的私权属性排斥共享,创意的共享不能通过“共产风”的方式实现。要使创意能够共享,必须通过采购的方式,使创意由私有财产变为公有财富;或者通过专业服务性组织,进行租赁、购买。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建立起专业性创意组织,一方面,对创意试验、评价,为采购提供咨询;另一方面,制定制度、标准,规范服务行为。?

3. 新颖性?

指创意独具一格,不与现有的构思重复或相似。除商业秘密外,在相同或相似的构思中,只有在先公开或申请的构思,才属于创意;而后相同或相似的构思不属于创意。物品按标准生产,创意用新颖衡量。物品生产求同,在成色、大小、品位等方面与样品一致。创意构思求异,在性能、或结构、款式等方面不同。?

创意的新颖性标准由创意的共享性产生。物权与知识产权的依据不同。获得物权的依据在于资本和劳动。创意产权的获得仅仅付出劳动并不够,还必须具有新颖性,即最先付出了劳动。知识产权的获得依据在于劳动与新颖。创意能够共享,人类资源有限,就没有必要进行重复创新。只有那些最先提出创意的创造者才可获得产权。创意共享性决定了对其认定要以新颖性为尺度,避免重复研究所造成的资源浪费。?[Page]

创意的新颖性由时间衡量,最先公开或申请的构思才具有创意,才具有产权,才具有社会价值。其保护期不是自然的,而是法定的。创意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脱下专有的服装,离开私权的领域,进入到公有的领地。?

开发全民创意之必然性?

一些学者认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应以增强国家整体竞争力为目标3,笔者不敢苟同。产权战略与竞争战略应有区别,产权战略不应隶属于竞争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

略目标应是提升竞争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不应与企业的雷同。?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应是开发全民创意,在当代成为一种必然,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

1. 开发人类创造力?

人是一种最富创造性的动物,大脑未发育全就来到了世间,除了学习模仿能力,人未遗传特定的生存技能,未受到从事特定活动的必然法则的束缚。人的大脑与手及学习能力,不仅使其继承前人的创造成果,即前人创造的知识、经验、技术、道德准则、社会制度、文化传统,而且使其跨越时空,思接千载,将现在的与古代的,此地的与异域的,这个的与那人的,想象的与实践的思想连接组合,出现了新的构思,就产生了创造。人的创造性源于自然赋予了人的创造潜能。?

创造赋予人的生活无穷乐趣。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分的一个标志,就是人类能从事文化创造,人的创造能力被转变为文化被保存、延续。创造是人的内在需求。人的创造活动是人生活内容之一,是人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人们可以体会到创造过程中,将很大的一部分时间投入,结果什么也得不到;对某一问题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干完之前却发现该问题竟是错的,或者在完成研究时却有人提出了一项发现,使其成果毫无社会价值4,但在完成过程中仍然能得到乐趣。创造愿景像一部电动机,经常为创造过程充电。无论创造是幸运的,还是曲折的,创造活动使艰辛变为幸福,寂寞化为快乐,生活充实,富有意义。?

创造力有伟大与普通之分。伟大创造力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成果,如孔子、司马迁、莎士比亚、牛顿等那样的创造力,具有“有意义的综合”特点5388。普通创造

力指能接受新概念,改变旧事物的能力6。伟大创造力与普通创造力创造的成果都具有新颖性特征,但其范围是不同的。对伟大创造力而言,新颖性指全国或全世界范围的新颖;对普通创造力而言,新颖性指单位或个人以前所没有的新颖。普通创造力是伟大创造力产生的基础和作用的园地。伟大创造力需要普通创造力去孕育,其创造成果需要普通创造力去理解、应用。“从一种社会的观点来看,这种普通的创造力极为重要。它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消除受挫感,因此给一个人提供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如果确实是普通创造力提高人的道德品行,消除或减少神经病,那么伟大创造力就是造成人类伟大成就与社会进步的原因了。” 5388??

人的创造力大量闲置蕴藏。人在为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奋斗过程中,其创造才能和精力不会消耗殆尽。今天,一周工作40小时,一年有近三分之一的闲暇时间。随着重复性的劳动逐渐被机器代替,逐步实现充分就业,一周工作时间将会缩短到二三十个小时,一个人一年有一半的闲暇时间,大量创造力的闲置问题更加尖锐与突出。创造力不是静止不变,会因缺乏知识的滋润而退化消失。创造力与破坏力之间没有天然的分界线,会由不良因素的刺激而向破坏力方面转化。知识产权制度的成功与否,就在于能否将闲置的创造力引入合乎社会需要的渠道。“如果开发人的过量精力这一目标,社会秩序不能成功地加以实现,那么这些精力就有转向进行不符合社会需要的、破坏性的追求。”7??

引导闲置能力转变为创造力。人的愿望并不会因为找到了工作、养育了后代而得到满足,他渴望参加有价值的事业,并为此献出创造才能,而不管这种才能的性质和作用如何。“只有整个人类有机体的能力(其中包括精神的与情感的部分)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实现,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一点日趋得到了现代心理学家们的承认。”7376?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使人的创造力得到发展;互联网使人们瞬间获得各种信息,开发全民创造力的时代已经来临。1967年,《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定义知识产权,包括“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他权利”,初步表达了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是保护智力活动产生的一切权利,这是用不同方式表达了知识产权的战略目标是开发全民创意。开发全民创意,对每个领域每个人的符合社会利益的创意都给予平等保护,才能引导人们将其闲置的能力转变为创造力,用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2. 解决资源稀缺性与需求无限性矛盾

战国末思想家韩非子在《五蠹》中提出的“人民众”与“货财寡”的矛盾,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的资源稀缺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这一矛盾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近代人口的迅速增加,市场的扩大,使这一矛盾日益凸现。不可再生的石油、煤炭资源数十

年或不久将会枯竭,全世界每年消失的热带雨林相当于爱尔兰的国土面积(70 282平方公里)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全球有54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在逐年倒退,甚至还不如10年前的生活好9。人类生态环境正在恶化,愈来愈多的动植物由于环境污染以及缺乏生存空间正在消失。为掠夺石油资源和抢占水资源的战争、冲突此起彼伏。人类生存发展的资源在迅速减少的同时,人口却不断增加,20世纪末高达60亿,预计30年后将达到80多亿,人的获得更多的财富的欲望随着想象力的展翅却在猛长,资源稀缺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更加尖锐。?

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则是开发全民创意。“创造力是揭示新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是理智地改变现行规范的能力,使用创造力,可使问题在社会现实中得以普遍的解决。”10创意是创造力的表现形式,人的创造力与创意是各种新理念、新模式、新产业的源泉,对资源稀缺性与需求无限性矛盾的各种解决方案都蕴藏在人的大脑中。“未来经济的繁荣确实得依靠我们每个人尽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量。”11开发全民创意,就是通过人自身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用每个人的创造力,使每个人大脑的创意充分表达出来,然后进行比较、试验、挑选,择其善者而行之。全球气候变暖、石油煤炭资源枯竭、水资源危机、国家民族文化的矛盾与冲突问题,我国目前存在的严重失业、环境污染、分配不公、官员腐败等众多的问题,只能通过开发全民创造力及其创意,对社会发展模式、工作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与制度等进行创新的方式解决。?  知识产权制度为开发全民创意营造了环境。人的智力“是一种自然资源,其重要性胜过其他所有的自然资源”12246。国民创造力与创意是独一无二、不可代替的自然资

源和社会资源,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记,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与使用的方向。国民创造力与创意不同,使用同量原材料创造价值具有很大的差别。人的物质需要有限,信息需要无穷。只有使国民的创造力全部开发出来,创意表达出来,才能优化文化知识资源,改进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知识产权制度不是可有可无的工具,而是开发国民创造力及其创意的基础设施。知识产权制度赋予国民平等创造平等获酬的权利,无论肤色民族各异,还是性别年龄不同,只要是创造性成果,都同样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鼓励人们投资,有可能使蕴藏在国民大脑中的智慧全部公开,使社会各行各业的发现发明成果汇聚,增加社会知识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知识需要。

3. 引领市场经济蓬勃发展

19世纪政治经济学家们预言,市场经济中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将导致市场经济的终结,但[Page]20世纪市场经济并没有消亡,却在朝着多样化、全球化方向发展。消解市场经济中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因素,一是商会、同业公会产业组织的成长与壮大,二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知识产权制度有力地消解了市场经济中盲目竞争与生产无政府状态,其途径有:?

保护创新者权益。市场经济中的生产无政府状态表现在盲目生产竞争,产品大量过剩积压,经济危机,企业倒闭等。1883年签定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886年缔结的《伯尔尼公约》,确立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一系列基本原则;1967年《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成立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定》生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国际上均已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这些条约与各国知识产权法的共同特点,就是保护创新者的权利,反对模仿,禁止重复,鼓励创造。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构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秩序,破解了盲目竞争与生产无政府状态难题,使生产者的竞争沿着健康、有序的道路发展。?

形成信息中心引导。创意具有社会价值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其新颖性,而对其新颖性的认定,必须具有信息中心对其进行审查、登记;同时,只有建立信息中心,创意才能实现共享。目前,对专利申请、商标均有国家机构统一审查登记,对著作权则有“自动保护”、国家机构登记、图书馆登记、行业协会登记几种不同方式。有一种观点认为,“世界著作权保护的重要趋势就是采用自动保护原则。”13其实不然,自动保护著作权方式使著作权归属不清,不能形成信息中心,不能整合知识,不利于作品的传播和使用,弊大于利。对创意的审查、登记、公告,将促进建立众多的学科中心、信息中心,为重复创造亮起了红灯,使人们将人力物力投入到那些未被研究开发的领域,避免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并且,人们需要新知识、新技术,无需在茫茫文献中寻找,而直接在信息中心博览选择。?

保障新型企业产生发展。大公司研究开发具有雄厚的资金和优良的技术设备,但冒险精神不足。创新不是简单地沿着单一的方向笔直向前,影响创新的因素有游戏、幻想、理性、经济、文化多样性等各种因素。“人类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和通过任何手段制造东西时,都会有创新的可能。”14146中小企业规模小,受到大公司的挤压,更富有冒险精神,更愿意开拓新路。“小公司和独立发明家因依靠有限垄断使其免受大公司之压迫,专利制度的废除只会损害他们的利益。”14134知识产权制度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避免了传统市场经济中“大鱼吃小鱼”的兼并行为,现代的电子工业、化学工业、信息产业等新兴行业,正是基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知识产权法为新型企业的产生发展保驾护航。?

创造知识经济形态。传统的市场经济以产品交换、劳务交换为特点,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技术、思想、观点、文学作品等智力成果为贸易对象的经济形式,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创新知识技术公有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导致私人不愿意投资,不能建立创意市场。通过政府奖励、资助的方式,则容易产生拉关系、行贿受贿、浮躁、效率低等众多弊端。知识产权制度承认知识产权为私权,禁止无偿使用受法律保护的新知识新技术,为建立知识技术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人们需要新知识、新技术,通过产权贸易,即通过许可的方式,获得使用权。产权贸易使新知识、新技术能够共享,无需重复创造,节约社会资源。新知识、新技术价值的高低,由市场判断。“知识产权法可以说是利用市场机能的巧妙体系。”15? ?

市场经济不能由市场调节16,正如篮球比赛不是由球场调节一样。开发全民创意,对创意的审查、登记、保护、应用,将催生经营创意的专业组织,同时源源不断的创意为知识市场与制度创新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正是产业组织和制度的创新与知识资源,引领市场经济不断向前蓬勃发展。?

实现开发全民创意战略目标的举措?

1. 改革高等教育制度?

创意是创造力之果,一国的创意价值取决于该国的创造力发展水平,归根到底是由该国的教育水平,尤其是该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决定的,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相继崛起均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高等教育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与我国高等教育学位目标雷同、管理体制高度集权、教材内容空泛密切相关。开发全民创意,必须改革高等教育制度,提升全民族创造力的发展水平。?

本科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还是专业教育?人们一直对此混淆不清。我国的学位条例和高等教育法规定学士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专业人才,既与硕士教育目标相似,又不能适应当今社会职业变换的需要。不少高校提出“宽基础、厚专业、强能力”要求,企求在“厚专业”与“宽基础”之间求得平衡,以得到“强能力”的结果。“基础”与“专业”毕竟不同:基础课程面向未来,是发散的;专业课程面向职业,是收敛的。本科教育兼有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双重特征,不伦不类,既不属于基础教育,不能培养知识广博、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也不属于专业教育,不能造就专业扎实、具有操作能力的员工。今天的社会,究竟需要多少终身从事一种职业、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员工?“在某一职业领域,雇主要求学生拥有的是只是一些基本能力,因为他们可对这些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培养,但他们更强调普通的知识和技能,因为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转移到其他更宽的领域中。”17大多数职业是需要基础广博、一专多能的人。本科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专业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一大失误。?

笔者认为,本科教育仍然属于基础教育,或曰高等基础教育,硕士教育为专业教育,博士教育为研究教育18。学位教育目标重新定位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可以创立新型的高校管理体制。高等基础教育只有几十门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从各学科精品课程中选择,基础教育仍然由政府统一管理。专业课程、职业培训课程有数千种,甚至上万种,政府无力创立或检验这些课程的知识体系与技术体系。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学校全部从政府管理体制中分离出来。政府应大力扶植和建立学科学会、行业学会,委托学科学会、行业学会管理,政府制定法规,并依据法规进行监督。?

第二,可以创立教材选编的主体。教材由个人,或教研室,或出版社编写,既不能对全学科的知识资源进行比较选择,又无职能机构对其进行检验认证,其内容必不可免想象、空泛。目前高校大量学生学不进去、逃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教材或教学缺乏吸引力。教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高校要创造一流的专业教育,或一流的职业教育,必须以学科学会或行业学会为教材编写主体,由其遴选全学科或全行业优秀人才编写,并建立职能机构对教材进行检验、评价、认证。?

2. 完善知识产权法?

完善著作权法要解决著作权法赋予作者出版权与《出版管理条例》又收回出版权的矛盾。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决定了作者有直接出版自己作品的基本权利,《出版管理条例》又规定作品必须交给出版单位出版或发表,将《著作权法》赋予作者的权利又收回来,其原因在于我国出版业仍然实行计划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国民创意的公开发表和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可借鉴日本、韩国经验,由学科学会或行业协会对著作权进行登记,发表作品,形成信息中心,对于不登记的作品,作者具有诉讼权;书号直接授予作者,著作出版由作者选择:委托出版,或是自己出版。?

修订专利法要明确专利权客体的本质。人们通常认为专利权的客体是新技术,这不准确。专利法保护的外观设计是构思的一种形式,专利法第31条“发明构思”概念表明,发明的本质也是一种构思,专利权的客体是一种构思。专利法保护构思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公开传播,刺激更优秀的构思产生,以便选择实施;另一方面,则是鼓励投资,对构思进行试验完善,能够应用与推广。人们所说的“专利技术”,是专利法保护进行投资试验的结果,而不是专利权客体的初始形式。我国专利法第[Page]25条对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植物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五个方面的发明不授予专利权,原因在于没有认清专利权客体的本质。我国专利法修订,应取消第25条不授予专利权条款,平等保护发明,激励全员创新。?

创制《发现权法》保护全民创意。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基本上是保护少数人的创新,广大职工提出的新建议、科学家的发现成果并没有知识产权法保护。1945年,V.布什在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认为:“以牺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国家福利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学科为代价来制定一项扩大自然科学和医学的研究工作的计划是愚蠢的。”1271今天知识产权法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新思想以及职工提出的新建议,均没有涉及,使技术主义盛行,人文社会科学衰落,人的精神世界空虚。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27条规定:“人人以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1986年,我国民法通则第97条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现享有发现权。发现人有权申请领取发现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创制《发现权法》保护全民创意,是法律平等原则的基本要求19。?

3. 改进科研投资方式

“十五”期间,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约4 90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两倍多。2005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 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然而尴尬的是,目前我国至少八成的科研专利成果却没有实现转化20。?

我国科技投资效益不高的原因是在于忽视了知识产权而造成投资对象的错位。科研投资要不要以知识产权为对象,这是科技投入效益能否提高的关键。美国国防科研模式为:“1.创意与设计;2.向军方提出的计划;3.政府批准与议会听证;4.研究与开发;5.样品、检验、采购与生产;6.军方的评估。”21美国国防科研始于创意,由用户采购,这对于我们确定投资对象、提高科研投资效益具有借鉴作用。专利、作品、发现均是创意的表现形式,其原始主体是自然人。科研投资不应始于申请课题,而应始于知识产权,只有具有知识产权的个人或单位,才具有申请的资格。也就是说,科研招标或资助的对象应是具有知识产权的个人、公司、高校等。?

实现投资方式的改进:第一,尽快创制《发现权法》,对科研课题等各种创意进行产权认证,使各种创意能够充分表达、公开传播,克服现行科研由于信息闭塞大量重复、浪费资源现象;第二,按学科采购创意,政府应扶植学科学会、行业学会组织(包含高校),培育知识创新主体,将直接资助项目改为采购创意,由学科学会、行业学会自己组织,政府应作为用户直接从学科学会、行业学会采购成果;第三,投资创意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扶植建立各种实验中心或实验基地。实验中心人员实行课题任期制,课题完成人员轮换,为各种奇思妙想提供试验场所,为原始发明开辟广阔道路。?

创意乃人的思维活动之结晶,一个大脑就是一座潜在的创意金矿。知识产权战略以开发全民创意为目标,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法,改进科研投资方式,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创意资源源源不断地涌流,一个生机勃勃、繁荣富强的和谐中国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参考文献:?

1] 为什么译成创意[N.文汇报,20021216.  ?

2] 王充. 论衡·超奇[M. ?

3] 吕薇,等. 知识产权制度挑战与对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158. ?

4]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M.夏镇平,译.北京:知识出版社,20012. ? [5 S·阿瑞提. 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

6] 阿瑞提定义:“普通人在变动和改造旧事物时稍微放弃一些通常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同上书,第12页。?

7 E. 博登海默. 法哲学及其方法[M. 邓正来,姬敬武,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76. ?

8] 本世纪六大挑战[N.法国《新观察家》周刊文章,  转引自《参考消息》,200212117.?

9] 李秀琴. 联合国公布《人类发展报告》54个国家人民生活越过越惨[N.新闻消息报,20030721. ?

10] 沃尔施勒格.创造力与社会[M.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7211. 转引自海纳特. 创造力. 陈钢林,译. 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21. ?

11] 理查德·弗罗里达.创意经济[M.方海萍,魏清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6.

12] [美]V·布什,等. 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

13] 万鄂湘. 国际知识产权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11. ?

14] 乔治·巴萨拉. 技术发展简史[M.周光发,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46.

15] 中山信弘. 多媒体与著作权[M.张玉瑞,译. 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74. ?

16] 马南柏.市场调节三说——兼评“理顺关系”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22.“市场调节”术语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将市场与价格混同。?

17] 杰拉德·盖泽尔. 美国多校园大学系统:实践与前景[M.沈红,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01.

18] 贺长元.人类教育方法三次大革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

19] 关于保护发现权的迫切性及其具体举措,参见贺长元. 全球化需要保护发现权[M // 冯晓青. 全球化与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20] 董践真. 焦点分析:科技成果缘何八成睡大觉[N.市场报,20060814.?

21 Shigeru Nakayama. 人权与科研事业的结构[M // C.G.威拉曼特里. 人权与科学技术发展. 北京:知识出版社,1997171.?                                                 

相关文章
对制订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几点思考
论知识产权一体化战略
对制订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几点思考
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
美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构成及其特征分析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