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之二) > 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 > 其他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 >  文章

2005年食品技术专利综述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  时间:2006-09-26  阅读数:

 2006年9月26日20:26:12

 

   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

   主攻方向:

  专项自2001年实施以来,在大宗粮油、果蔬、畜产品、林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工艺与设备、标准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全面缩小了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部分领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个别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项获得授权专利56项,另外还有158项发明专利和21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受理中;制定已颁布实施标准151项,其中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2项,企业标准145项;获得新产品295个,新技术、新工艺、新装置216项,建成中试线61条,生产示范线125条,实现新增产值291.54亿元,利税30.2亿元,出口创汇5.02亿美元,同时筛选出适合加工的专用品种60个,建成加工品种原料基地928.7万亩,带动3000多万户农民直接增收达54.3亿元。

 

  技术突破:

  浓缩苹果汁加工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支撑我国成为世界苹果汁出口第一大国,带动1000万果农年均增收近40亿元。全面突破了浓缩苹果汁防褐变技术、二次浑浊、棒曲霉素控制技术和芳香物回收等关键技术,首次实现了苹果浓缩汁加工离心泵的叶轮、密封件、带式榨汁滤网带和超滤膜系统的国产化,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苹果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全面提升了苹果浓缩汁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支撑我国成为世界苹果汁出口第一大国,出口量由占世界贸易量的15%提高到70%以上,出口创汇41250万美元。带动全国苹果加工量从180万吨/年增加到480万吨/年,苹果价格由0.15元/公斤上升到0.40元/公斤,全国1000万果农每年增收40多亿元。

  冷却肉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改变了我国肉类的传统消费习惯。攻克了冷却肉初始菌落控制技术、汁液流失控制技术、护色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以温度控制为核心,优化了冷却肉生产的工艺流程,建立了生产与流通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在双汇集团等企业迅速进行了产业化,建立了6个产业化基地、20余条生产线。双汇冷却肉产量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增长,2001年屠宰量为120万头,2004年达到800万头,同年冷却肉年销售量达到40万吨,销售额达到44亿元。冷却肉的畅销,极大地改变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同时带动了饲料、养殖、运输、屠宰、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直接带动10万户养猪农户致富,使农民增收3亿多元,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万多人。

  农产品循环加工与能源化利用取得重大突破,玉米有机化工醇、生物柴油开发成功,燃料乙醇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利用油脚或煎炸废弃油自主开发了生物柴油,建成了年处理200吨油脚的生物柴油中试示范线;突破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多元醇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建成了年产2万吨多元醇的示范生产线,实现产值1.6亿元;突破了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完成了发酵增强剂在4万吨酒精生产线上的试验、实现了高浓度废水零排放,低浓度废水处理后达到国家

排放标准。

  突破了干法变性淀粉生产技术和反应装置,解决了长期困扰变性淀粉行业发展的环境污染和节水难题。自主开发的高效干法变性淀粉反应装置,突破了制约我国干法变性淀粉研究与产业化进程的瓶颈,完全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变性淀粉行业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大量节约了水资源。现已建立2万吨干法变性淀粉示范生产线,实现了干法变性淀粉的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全面提升了我国变性淀粉行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了变性淀粉行业的发展。

 

  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

 

  主攻方向:

  奶业重大专项针对制约我国奶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以“安全、优质、高效”为目标,紧紧围绕奶牛良种快速繁育、营养调控与饲养管理、优质饲草生产与专用饲料开发、疫病防治、乳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根据我国奶业发展布局,重点在北京、上海、东北、华北、西北等牛奶优势产区开展了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止到2005年底,专项共取得经省部级鉴定的科技成果162项,获得各级奖励的成果31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460项;制定颁布实施的国家、行业、地方或企业标准(技术规程)272项,正在申请中的标准(技术规程)68项;申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87项,其中获得授权41项;发表论文1254篇(其中SCI收录65篇),共培博士230人,硕士628人,企业技术骨干5000多人次,高级管理人员1000多人,培训农民10万多人次。

 

  技术突破:

  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建立了奶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和性控胚胎生产技术体系,初步解决了我国奶牛良种快速繁育问题;建立了我国奶牛规范化饲养技术体系,初步实现了我国奶牛养殖从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方式的转变;建立了优质饲草产业化生产与加工技术体系,部分实现我国奶业的优质牧草产业化供应;建立了奶牛重大疫病防控和主要疾病防治技术体系,促进了我国奶牛安全、健康养殖目标的实现;新型乳品包装设备的国产化开发,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新型乳制品种类丰富,以CLA牛奶和功能配方奶粉为代表的攻能乳制品层出不穷;建立了原料奶及乳制品的质量监测技术体系,为奶业安全和健康提供保障;南方地区夏季奶牛抗热应急综合技术开发成效显著;大型奶牛场智能化管理系统进入示范使用阶段,有助于提升我国奶业现代化水平;初步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奶业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显著提升了奶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奶业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

 

  社会效益:

  在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方面,组装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各种现代奶业产业化生产模式,完善了“公司+农户+基地+集成技术”的技术推广模式,显著提高了示范区奶业生产水平,示范区91.3万头奶牛成母牛年平均产奶量由2002年的5000公斤提高到6500公斤,年增长率1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原料奶的细菌总数平均低于20CFU/ml,大大低于专项实施以前的100CFU/ml,交售的原料奶中优质率从30%提高到60%以上;扶植示范户10万多户,辐射养殖户达到80多万户,示范区农民每饲养一头奶牛比非示范区多收入1000元以上,促进农民增收累计近60亿元。

 

  食品安全

 

  主攻方向:

  专项紧密围绕“切实保障我国消费者健康,维护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安全”这一核心目标,瞄准国际食品安全科技前沿,抓住我国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整合国内优势科技资源,开展了攻关研究。

 

  技术突破:

  通过近4年的实施,专项构建了共享的全国污染物监测网(含食源性疾病)、进出口食品监测与预警网;制(修)订国家标准39项、行业和地方标准161项,申请立项357项;牵头制订国际标准2项、已完成1项,参加制订国际标准2项;提出595个食品安全标准限量指标的建议值,58个(套)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立了219项实验室检测方法,其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150种农药,兽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122种兽药;研制出81个检测技术相关试剂(盒)、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初步建立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等3个符合国际良好实验室规范(GLP)的国家食品安全中心(基地),有168个检测实验室参与国际有关实验室组织之间的检测比对试验或得到国际相关实验室的互认;形成了[Page]10个食品安全示范区;培育了10多个食品安全示范企业;获得国内专利36项,申请128项。

 

  社会效益:

  专项主要取得了八方面成效:一是我国食品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前沿领域的突破增强了食品安全科技原始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交叉融合显著提升了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和技术集成创新能力,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推动了食品安全科技的跨越发展和再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加速了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标准支撑体系,初步建立了国际认可度高的检验检测体系,完善了科学化和制度化的监督监管体系,高效快速的信息预警体系已具雏形,系统规范的安全生产体系初显成效,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体系正在兴起,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大幅度提高。三是提高了食品安全整体水平。食品安全生产与流通更加规范,食品安全指数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断增强。四是支撑了区域重点产业的发展,增强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了一批放心食品企业品牌。五是凝聚、推动和培育了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技术过硬的检验检测人才队伍和规范高效的监督管理人才队伍。六是食品安全公共研发机构不断壮大,企业研发机构初具规模,一批新兴的食品安全学科基地正在形成,初步构建了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系。七是有力地推动了地方食品安全科技工作,促进了地方设立食品安全科技专项,加速了地方食品安全检测和科研机构的发展。八是形成了依托超市把关的江苏苏果超市、突出投入品控制的陕西洛川苹果、着力全程检疫的福建银祥猪肉、严把出口质量的广东恒兴水产、兼顾种植和加工安全的河南鹤壁小麦、以中介组织为控制主体的山东寿光蔬菜、保障重大活动安全的青岛奥帆餐饮和突出基地选择的浙江龙井茶叶等八个各具特色的食品安全示范模式。

来源:农产品加工网

相关文章
域名问题:权利的平等与平衡
放任还是管制:对电子签名立法的比较研究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核心法律问题
论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的创造性标准
电视节目模板的法律保护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