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之一) > 知识产权基本理论 > 其他 >  文章

质疑知识产权之“人格财产一体性”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李琛  时间:2009-02-05  阅读数:

,成为著作权合理性的基础。这种对作品的诠释出于历史的偶然,而非逻辑的必然。版权所有人形成于以规范商品交易为目的的法律领域,结果这种人格偶然地与浪漫主义的美学(Romanticaesthetics)领域发生交叉。26

审视:美学与法学的双重角度

若哲学与美学确定不移地认为作品是人格之外化,也不失为法律设计的一种基础。即使版权体系有不同的观念,法毕竟是社会文化之一部,作者权体系不妨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下把作品设定为人格要素,假如这种设定符合人们对于事物应当是怎么一个样儿的看法。

问题是,即使在哲学与美学上,“作品体现人格的观点也是不确定的。20世纪以来,新的美学观点层出不穷,这些观点大致沿着从主体本位到文本本位的路径发展。19世纪的作品观强调作者与作品的关联,注重作品希图表现的是什么,20世纪以来的美学观则逐渐颠覆了作者的统治地位。1914,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著作《艺术》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意味是形式本身的意味,有意味的形式是表现的和自身呈现的,它完全不同于再现的形式,也不是传达任何思想的工具。27】这与黑格尔所谓的思想的形式截然对立。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在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的影响下,产生了符号哲学美学,作品被诠释为纯粹的符号形式。卡西尔认为,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艺术家)仅仅生活在他自己的内在人格生命的范围内,生活在情感或激情,生活于想象和梦幻。出路在于超越个人的情感,创造一个纯粹感性形式的领域。【28】卡西尔的学生苏珊朗格进一步阐发道:“艺术表现的并非实际的情感而是情感的概念,正如语言表达的并非实际的事物或实践,而是事物和事件的概念一样。29】作品不再被视为直接的思想或情感的外化,它不是作者人格的附庸,而是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符号形式。

19世纪美学观最强烈的挑战来自后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美学对作者人格的重视,被称为作者的诞生”,1968,后现代主义哲学大师罗兰巴特却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作者的死亡》。罗兰巴特指出了作者中心地位的历史背景:“他是伴随着英国经验主义、法国理性主义以及对改革的个人信念等从中世纪走出来的,此时开始发现了个人的魅力,发现了人性的人……”罗兰巴特认为,作品的意义应当由读者确定,“读者的诞生应以作者之死为代价。30】他有一句名言:“是语言在说话,不是作者在说”( estlelangagequiparle,cen estpasl auteur)1969,
共9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直接获得经济利益”之界定
知识产权制度及其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社会规范的技术与法律的协调
商标显著性传统理论评析
商标显著性新探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