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之二) > 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 > 其他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 >  文章

山寨文化、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吴汉东  时间:2011-05-08  阅读数:

 

打击盗版,保护创新,正确理解山寨文化,创造文化与技术创新的春天!11月24晚,文泰520人满为患,由我校校长、著名知识产权专家吴汉东教授主讲的山寨文化——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讲座为围堵在这里的听众送来了一场高质量的头脑风暴,让大家近距离地感受了大师的魅力。
   
讲座伊始,吴汉东教授从国内外形势和大家耳熟能详的网络流行语等方面解读了选题原因。接着,他以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山寨产品与山寨文化技术模仿、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三个方面解读了题目。


   
一、山寨产品与山寨文化应区别对待  

    吴汉东教授在谈及山寨产品与山寨文化时说道,贴牌、冒牌、假牌的山寨手机到山寨版的电视剧、话剧、明星、春晚,山寨一词已从电子产品延伸到文化等多项领域中。他认为,山寨电子产品的应运而生,适应了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后期的山寨手机更是从外观和功能上有了巨大的创新,集中了独有的草根智慧与民间文化,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同时他指出山寨电子产品的两个发展方向:引进、吸收、再创新或者一味模仿、落后、侵犯知识产权。在山寨文化方面,他首先分析了山寨作品出现的原因是创新不足、盲目跟风创作,但是仍有版权,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接着列举了山寨文化作品的两种类型:借用原有立意独立创作和借用别人的题材、人物形象进行相似或者相反的文学创作,被称作戏仿作品戏谑作品。最后,他总结道:山寨的产品与山寨文化是宽泛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山寨文化是一种草根文化、民间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是一种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他们有多种含义,要在不同场合进行具体分析。
   

   二、中国的技术进步要依赖于创新而非引进  

   吴汉东教授将技术创新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三类。他以日本、韩国为例,结合国内外形势说明了经济赶超的国家第一步总是以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走出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他们会转到集成创新,再到原始创新阶段从而独立生产出全新的产品。他指出中国的技术发展模式是引进、吸收、落后、再引进,并认为中国技术未来的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创新而非简单的引进,他希望抛弃国家以前固有的循环模式,打造自己的品牌,不管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都要使创新成为我们国家的主流文化。


   
三、制度创新要与知识创新同步  

  “知识创新与制度创新是相互作用、相互约束的。知识创新为制度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要求,而制度创新又不断激励与保护知识创新。吴汉东教授说道。随后,他从法律和经济两个方面论证了知识的创新滞后源于制度的缺失,说明中国在历史发展中的主流文化不是创新文化。并从知识产权的三大领域——专利领域、商标领域、版权领域方面说明了我国与国外知识创新之间的差距。在专利领域,他认为中国在专利领域方面取得的专利很多,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的发明专利权不高,强调必须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让中国由专利大国变身为专利强国;在商标领域,他从中国位列世界500强品牌的18个企业品牌的现状说明中国的企业品牌中央多、地方少、垄断多、创新少,强调民营企业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培养和创建中国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在版权领域,他从美国借助我国的传统文化创造出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作品说明中国文化资源丰富但创新利用不足,文化创作有局限,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自己的资源,形成享有国际声誉的文化品牌。同时,他认为打击盗版是我国的重要事业,并用八个字总结了打击盗版的方式——外抗强权、内打侵权。最后,吴汉东教授表示,支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将是我国知识产权行业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章
2005年食品技术专利综述
域名问题:权利的平等与平衡
放任还是管制:对电子签名立法的比较研究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核心法律问题
论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的创造性标准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