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媒体采访 > 其他 >  文章

混沌之死与民间文艺作品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  时间:2006-09-02  阅读数:

2006年9月2日18:58:19

李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原载《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第4

 

混沌之死是《庄子》中的故事。倏和忽是混沌的朋友,混沌天生没有七窍。混沌对待倏和忽非常友善,倏、忽二人欲报其恩,于是替混沌“日凿一窍”,七日后七窍凿成,混沌死去。这个故事说明机巧之运用不可违背事物本性,值得所有的规范设计者玩味。包括法律在内的制度规范,皆属于人为机巧。当人们试图设计规范调整某种对象时,必须先了解该对象的本性,以顺乎其本性的方式进行调整,不能仅仅因为有一片“善心”就妄自作为。

 

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事物都适宜成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法律的调整手法,总体上是本质主义、科学主义模式的。科学主义与本质主义是一对相关概念,本质主义把“通过理性获取本质”的方法扩大为一种对所有事物的认识态度,追求事物的普遍本质,忽视个体的差异。这种突出事物整体性的方法也是科学的方法,科学关注普遍的原理与规律。本质主义在制度中的运用,即确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原则适用于所有的调整对象。在法律的眼中,只有“一切人”,而没有“我”和“你”。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人”是被抹去了个体差异的“人”。在文学作品中,法律常常成为被批判、被嘲讽的对象,正是因为文学关注个体生命,而法律一旦细致入微地关注个体,就无法标准化、制度化。忽视个体差异不是法律的疏漏,而是法律的本性。只要我们在世俗中生存,就离不开天生有缺陷的制度与法律,因此,尽管后现代哲学批判本质主义与科学主义,但后现代哲学提供不出另一套设计制度的方案,制度只能标准化、只能淡化个性。如赵汀阳所言:“没有制度,只有表述,这一点决定了后现代不是一种独立的生活,甚至不是一种独立的思想。后现代必须吃现代的饭,但是它可以嘲笑吃现代饭这件事。”(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不过,后现代的批判并非全无意义,它提醒我们:法律制度不要网罗天下,对于一些以个性为生命的事物,应允许它们静静地栖息在规则以外。普通人还是要“七窍分明”,“七窍”是一种标准,但对于极个别的“混沌”,应允许其混沌下去,因为混沌之物的生命在混沌之中,强求分明只能致其于死地。

 

在著作权制度中,有一个混沌之物——民间文学艺术作品。10几年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其他“七窍分明”的作品类型一同出现在我国1990年《著作权法》中,但立法者一时难以为其确定细致的规则,于是以一句“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保全了民间文艺作品的混沌之态。不过,法学界并没有停止过关于民间文艺作品保护的思索。究竟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模式?纳入著作权法之中还是确立一种单独的保护模式?也许,在这些细节问题之外,人们应该思考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对于民间文艺作品这样一种以“自然”为个性生命的对象,制度的介入是否应当有所节制?如果我们将民间文艺作品当作一种法权对象,当作一种财产,必先确定财产的范围,即作品的确定形态。然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本性在于“通过代代相传而保存、发展”,流变是民间作品的生命。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谈到民歌时指出:“文化是民歌的仇敌……给它(民歌)一个写定的形式,就是替它钉棺材盖。”制度化促使民间作品形态的固化(不固化则无从保护),也就促使民间作品背离了自己的本性。近年来,有一种类型的案例在增加,即有人对原本被认为是“民歌”的作品主张权利,主张自己利用民歌从事了再创作。从制度本身来看,这种行为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法律已经创立了著作权制度,多数原告在利用民歌的过程中添加的成分足以达到“独创性”的标准。但是,在著作权制度产生以前,一旦这些基于民歌“再创作”的作品已经被民众当作民歌,这就构成了民歌流变发展的一个环节,不会有人主张权利。民歌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必然有数不清的“演绎创作人”,才能得以发展。在著作权制度之下,这些传播兼演绎者通过主张权利,使民歌的发展形式逐步成为“有主物”,纯粹的民歌也许有一天就不复存在了。著作权制度中有一个科学主义模式的前提:通过赋予创作者一定的权利,达到鼓励创作的效果,最终推进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这个公式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失灵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发展规律是:让个体消融在集体创作的过程之中。因此,我们遭遇了一种可能性:民间文艺作品正是极为罕见的“混沌”,善于凿出标准化“七窍”的法律对它无能为力,若关怀备至,恐怕适得其反。

 

也许,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法律希望做点什么。但是,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在规则之外。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是民间艺术衰落的真正原因。民间艺术与仪式紧密相联,仪式的后面是对自然的崇拜,民间的歌舞、服饰、脸谱大多为特定的仪式而准备。城市生活是没有仪式的,城市的人可以吃反季节蔬菜,可以不放鞭炮。所以,无规则之下的民间艺术的衰落,推不出“规则可以拯救民间艺术”,因为民间艺术在规则之外。

 

倏和忽,都深深地爱着混沌,这并不能挽救混沌的死亡。对传统文化的爱,不能成为我们贸然开凿七窍的理由。法律人的责任感,不仅体现为对社会的干预,有时也应体现于节制。象夐虹的诗:

关切是问

而有时

关切

不问

 

网站编辑:刘友华

相关文章
名教与商标保护
树·阳光·二分法
谢绾樵与独创性
谨慎的理由
美丽的了断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